中国的底气从何而来?

图片[1]-中国的底气从何而来?-到此一游

当今世界,中国就像一个在复杂社交圈里周旋的高手。一边要应对和美国的关税拉锯,一边要处理和欧盟在稀土问题上的分歧,和俄罗斯在汽车、能源领域偶有摩擦,跟印度的领土与贸易纠纷也时不时冒出来,连日韩的关系都因为美国的影响时好时坏,还有个别小国总爱搞些针对中国的小动作。这么多战线同时应对,放眼全球都少见,而中国能这样做,背后是有实实在在底气的。

第一个底气,是刻在骨子里的博弈智慧。中国是唯一一个从古文明一路延续到现在的国家,几千年来见过的大风大浪可不少。内部有王朝更迭的乱局,外部有和匈奴、突厥这些强悍对手的较量,那些对手要么被融入中华文明,要么就消失在历史长河里。更厉害的是,从古代的鬼谷子及其弟子,到后来毛泽东、周恩来定下的大国博弈策略,这种谋略传承从没断过。所以现在的中国人,看到国际上的事儿,总能很快看穿背后的门道,谁受益、谁吃亏,分析得头头是道。美国那些在别的国家管用的招数,到了中国往往就失灵了,因为咱们老祖宗早就把各种场面都经历过了。

第二个底气,绕不开毛泽东。近代中国有过一段憋屈的日子,不少精英就算有谋略,面对列强也总透着股软弱。就像中法战争明明没输,却因为怕了两次鸦片战争的阴影,签了个吃亏的条约;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是战胜国,结果还让日本扩大了在山东的利益。但毛泽东不一样,他在那个崇洋媚外的年代就写下《心之力》,坚信华夏文明的力量。他用笔杆子写《论持久战》,用枪杆子领导革命,把国家从混乱中重整起来,让列强想分裂中国的算盘落了空,还打下了工业发展的基础。尤其是抗美援朝,志愿军跟美国真刀真枪较量,一下子把中国人面对列强的底气和胆气给找回来了。是他让中国从弯腰看世界,变成了挺直腰杆站起来。

第三个底气,有点像大家常说的 “运气”,但这运气里藏着硬实力。一个国家能在低谷里爬起来不容易,中国近代在工业文明浪潮中落后了,算是跌到了历史低谷,但对比其他国家,中国的运气已经好得惊人。奥斯曼帝国跟中国情况相似,最后直接没了;沙俄帝国折腾半天也散架了,苏联后来雄起过,现在的俄罗斯又在走下坡路。而中国不仅守住了大部分领土,还实现了复兴。就像世纪初美国想集中对付中国时,本拉登的恐怖袭击把美国拖进反恐战争,给了中国十多年发展时间;拜登上台想拉帮结派围堵中国,结果乌克兰战争、巴以战争接连爆发,美国不得不分神去应对,这些都像是给中国争取了发展机会。

第四个底气,是实打实的物质生产能力。70 多年前抗美援朝的时候,中国物资还很匮乏,志愿军靠着士气和战术才打赢。但现在不一样了,中国成了全球唯一一个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,联合国产业分类里的 41 个工业大类、207 个中类、666 个小类,咱们一样不缺。从原材料到高端装备,从传统产业到新兴产业,啥都能造,说中国是 “物质生产狂魔” 一点不夸张。这种能力是应对各种挑战的硬资本,毕竟手里有东西,心里才不慌。

最后也是最根本的底气,是中国人自己。有了优秀的群体,才有源源不断的博弈精英;有了合适的土壤,才会出现毛泽东这样的领袖。所谓的 “运气”,很多时候是拼出来的。八国联军那会,列强没瓜分中国,就是因为义和团让他们觉得中国不好管,这是底层老百姓拼出来的生机。中国能成为工业和贸易大国,靠的是中国人的勤劳、坚韧和聪明。从战后的一片狼藉,到埋头搞建设,从 “血汗工厂” 到产业升级,一代又一代人拼命干,才有了今天的局面。

当然,现在中国也有自己的难题,比如分配机制还不够完善,贪腐、贫富差距这些问题得解决。但只要物质生产能力不断增强,解决这些问题的底气也会越来越足。毕竟,老百姓手里的 “家底” 厚了,很多事情就好办多了。

© 版权声明
THE END
喜欢就支持一下吧
点赞0
分享
评论 抢沙发
lakalaka的头像-到此一游

昵称

取消
昵称表情代码图片